“今年是我种玉米底气最足的一年。有保险托底,我们只管把地种好,没有后顾之忧。”中旗石哈河镇一位种植玉米的村民这样说。
近几年,因市场的不确定性、供需关系的不稳定性及自然灾害的影响,忽高忽低的农产品收成和价格一度困扰石哈河镇的种植户。如何让依靠农业种植的村民吃上“定心丸”?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由银河期货牵头申报、人保财险内蒙古分公司具体承办的大连商品交易所乌拉特中旗玉米收入“保险+期货”项目为种植户开出了一剂“良方”。这个项目还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通过2021年“大商所农保计划”县域覆盖项目预立项评审的项目。
2021年,石哈河镇作为这个项目的试点区域之一,将全镇9个行政村1703户的83144.7亩玉米投入“保险+期货”项目中,有效保障了农户的玉米种植收益和抗风险能力。之后1899亩玉米受冰雹大风等自然灾害影响受灾,按每亩71.5元共获得赔付135778.5元,81227.7亩玉米因价格下跌影响按每亩51.5元共获得赔付4183226.55元。
“保险+期货”是由证监会系统首创的一种资本市场服务“三农”的农业风险管理模式,即农户购买农产品收入保险,一旦遭遇市场价格动荡,触发价格保险赔付条款,将由保险公司赔付亏损,保险公司则通过向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购买场外期权产品转移赔付风险,实现“再保险”,形成风险多方共担的共赢格局。这一模式结合了期货市场的风险规避功能与保险行业的承保理赔作用,创新性地解决了农业价格不可保、市场风险难规避的问题,成为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有益补充。自2015年大商所引导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合作探索“保险+期货”模式以来,这个模式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及市场各方的积极响应,已连续6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成为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重要内容、产融结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下一步,石哈河镇将大力推行“保险+期货”模式,继续为农民增收保“价”护航。